iVocaloid论坛
标题:
制作环绕效果~立体声全方位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とあるAzige
时间:
2010/10/6 10:57
标题:
制作环绕效果~立体声全方位研究
本帖最后由 とあるAzige 于 2010-10-20 15:41 编辑
于是本人又来报告研究成果了,依旧是
新手向
教程……
使用混音软件为AU,效果器为Waves和Ultrafunk
先是理论:
双耳效应
用电子设备输出的声音只能在双声道(或多声道)上做文章,利用双耳效应使人耳听到的声音具有立体声效果
因此,若要调整立体声效果那么首先要得到双声道的原声……
2010/10/6 10:12 上传
下载附件
(41.88 KB)
如果之前输出了单声道的原声也没有关系,可以在AU中转换
2010/10/6 10:17 上传
下载附件
(58.66 KB)
那么接下来就开工了……
一、声音相位基础
1、左&右
这个是最简单的,在多轨视图里调整输出相位就好,
既可以
调整音轨输出,
也可以
调整单独的音频块的输出
2010/10/6 10:26 上传
下载附件
(50.38 KB)
调整PAN,-100是完全向左声道输出,100是完全向右声道输出
应用:在合唱中可以用上,也可以让同一个歌手反复唱出有差异的同一段,然后分配到左右营造立体声效果
2、前&后
先进到编辑视图,此时可以看到因为左右声道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没有任何立体声效果,声源是在前方的
2010/10/6 10:38 上传
下载附件
(93.28 KB)
那么要如何利用双声道使得声源到后方呢?
把思路逆转过来
把
其中一个
声道反转(选中单独声道的方法是把鼠标移到波形上下边缘直到出现L或R的标记时双击)
2010/10/6 10:42 上传
下载附件
(60.86 KB)
于是声源就到后方了
2010/10/6 10:45 上传
下载附件
(74.83 KB)
具体效果请自行感受,形成原因请查阅双耳效应相关……
应用:制作出消音消不掉的和声
3、上&下
这个是个硬骨头……主要是通过EQ来实现的,
提高低频
的音量就能令声音听起来
灰暗而偏向下方
,
提高高频
的音量能令声音听起来
明亮而偏向上方
,在调整相位的同时也会影响音质,所以比较难以掌握,本人期待坛子里的EQ达人补完= =
(贴了图也没意义所以不贴了……)
应用:音轨分层,令不同音轨显出层次感
4、近&远
远近是靠混响的效果实现的,通过调整直达声、早反射声和混响的音量比例以体现出声源的远近
效果器:Waves\TrueVerb
2010/10/6 11:02 上传
下载附件
(73.41 KB)
2010/10/6 11:02 上传
下载附件
(73.25 KB)
应用:营造空间感,主唱与伴唱分层
那么基础暂时到这里了,下面是简单的通用方法
二、立体声效果器应用
1、延迟(Delay)
延迟只是单纯的将信号延迟后释放(这绕得= =),类似回声的效果
通过对不同声道进行不同的延迟就能营造一定的立体声效果,使声音听起来不是单调的滞留在中心
效果器:Waves\SuperTap
2010/10/6 11:15 上传
下载附件
(66.9 KB)
如图对左声道50ms的延迟,右声道100ms的延迟
2010/10/6 11:19 上传
下载附件
(72.8 KB)
这样声相就变宽了,具体效果还是亲耳试听比较好……
延迟时间一般不要太长(200ms以内最好),否则人耳就能清楚的分辨出来
详细参看Mio様的帖:
http://bbs.ivocaloid.com/redirec ... 7669&pid=615726
延迟效果器要在最后输出前加上,
千万不要排在压限前
,否则……请自行尝试……
2、混响(Reverb)
之前也提到混响了,混响是
不得不用
的效果,正是因为有了混响所以声音才能不那么干涩
关于混响的详细说明请参照Mio様的帖关于混响的部分:
http://bbs.ivocaloid.com/redirec ... id=67669&pid=615726
已经写得无比的详细了= =
3、环绕(Surround)
啊啊,好像一开始就介绍这个的话就能
省很多事
了啊= =
嘛,这个是
最偷懒
的效果器……
效果器:Ultrafunk\Surround
2010/10/6 11:41 上传
下载附件
(44.86 KB)
给定位置就能模拟环绕效果,还有其它的功能请自行挖掘
这个效果器最好排在最前面,如果要排在后面务必将输入(Input)改成双声道(Stereo),否则之前的效果器处理出来的立体声会被抹消掉
那么……暂时就写到这里吧……
图片附件:
输出双声道.JPG
(2010/10/6 10:12, 41.88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ODB8YTk4NzI4MmV8MTc1MzE2MjUwNnwwfDA%3D
图片附件:
转换双声道.JPG
(2010/10/6 10:17, 58.66 KB) / 下载次数 29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ODF8NjI2OTE3NmZ8MTc1MzE2MjUwNnwwfDA%3D
图片附件:
左右声道输出.JPG
(2010/10/6 10:26, 50.38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ODJ8OWZiMjE1YzV8MTc1MzE2MjUwNnwwfDA%3D
图片附件:
编辑视图.jpg
(2010/10/6 10:38, 93.28 KB) / 下载次数 30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ODN8MGRjMTk1OTN8MTc1MzE2MjUwNnwwfDA%3D
图片附件:
反转声道.jpg
(2010/10/6 10:42, 60.86 KB) / 下载次数 24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ODR8MTI2YzEwNDV8MTc1MzE2MjUwNnwwfDA%3D
图片附件:
声源在后边.jpg
(2010/10/6 10:45, 74.83 KB) / 下载次数 29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ODV8ZjkwZTgwMzR8MTc1MzE2MjUwNnwwfDA%3D
图片附件:
近.jpg
(2010/10/6 11:02, 73.41 KB) / 下载次数 26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ODZ8YWE5NDc4NzV8MTc1MzE2MjUwNnwwfDA%3D
图片附件:
远.jpg
(2010/10/6 11:02, 73.25 KB) / 下载次数 37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ODd8ZGUzYTUzYmF8MTc1MzE2MjUwNnwwfDA%3D
图片附件:
延迟.jpg
(2010/10/6 11:15, 66.9 KB) / 下载次数 32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ODh8Njg0N2U3NGV8MTc1MzE2MjUwNnwwfDA%3D
图片附件:
延迟效果.jpg
(2010/10/6 11:19, 72.8 KB) / 下载次数 30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ODl8OTUyYTRlODF8MTc1MzE2MjUwNnwwfDA%3D
图片附件:
环绕.jpg
(2010/10/6 11:41, 44.86 KB) / 下载次数 30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3OTB8NmFiZmM0OTN8MTc1MzE2MjUwNnwwfDA%3D
作者:
david10208
时间:
2010/10/6 11:57
话说AU有相位解析图此等好事?
我完全不知道反转以后的声音就会在后方…………
懒得弄那么多东西……直接来个左右相位就好了……
作者:
HatsuneMio
时间:
2010/10/6 14:34
本帖最后由 HatsuneMio 于 2010-10-6 14:37 编辑
好吧我先检讨我怎么还没更新完那东东>.>实在对不住……然后慢慢读下来也补充了些知识表示感谢~~
然后回到关于这个空间问题上……
首先呢~~人声混音的话确实确实人声是单声道进立体声出……这点也是混音工程的一个标准操作了……V软件导出的时候是有个立体声选项……不过……其实还是单声道……但和标准的单声道又有点区别……我们来做个试验就能明白了~~随便从V软件里导出一段WAV观察它的波形~左右声道是一样的~~而我们听到的立体声效果呢……其实导入一段音乐观察下就能发现左右声道的波形是不一样的……
原理就有点像之前解释的双耳效应~因为左右声道的信号不同才造成了立体声的错觉~那么既然导入的时候是单声道那为什么出成品的时候又成立体声了呢?这其实就是混响和延时的功劳~~
现在回到为什么V软件导出的“立体声”不能用来混音……因为声像拉不开……可以自己试验下……真的拉不开……或者说拉的位置不准……因为他是左右声道的……但是左右声道又是一样的信号……比如在处理合唱或者一些其他东西的时候会发现比较麻烦……会比较纠结……
再次检讨没填完之前那个坑……
这里先说一个混音的操作~混响和延时都是通过FX轨道发送的~而且也是必须这么做的~SAM的话有个类似的叫做AUX通道的东东~FX通道在设定的时候会设定为立体声~因此人声信号通过FX通道后就成了立体声~因为混响器和延时器给左右声道发送的不是相同的信号~所以才成就了立体声效果……目前的话其实构造空间也不全是混响在做了~延时也在做空间~~恩……具体的话就有很多了……其实延时的话也分长延时~中等延时~短延时之分……主要有4种用法我没说……【PIA~
嘛……然后Surround这个东西的话我猜应该是一个MASTER插件……用来做母带的……也就是初次混缩导出以后再倒入初次混缩的成品【这时候已经是立体声了】再做设定……
作者:
とあるAzige
时间:
2010/10/6 16:04
本帖最后由 とあるAzige 于 2010-10-6 16:22 编辑
回复
3#
HatsuneMio
嗯,关于V输出的那个双声道问题,总之如果没有在V里面调过声相的话,在AU里面原声是单声道或是双声道基本上是等价的,即使是单声道AU里面也是发送相同的信号到双声道然后再经过FX处理……大概这样吧
Surround的话基本上就是代替了之前的手动调相位的步骤,设定好声源位置后就可以自动模拟相位
话说SAM是什么?(
地对空导弹= =?
) 是samplitude啊= =
我们这种业余的人只用得起AU……
作者:
一条香肠
时间:
2010/10/11 17:01
一片破碎的拼图:
RANK: AA+
“这片拼图显然是重要部分,当你接上这片拼图时,整个轮廓豁然开朗起来。”
——太美丽了~
作者:
空のウナギ
时间:
2010/10/11 22:12
左眼负伤滚回家围观拼图 23333把思路逆转过来泥嚎
作者:
queencie
时间:
2010/10/16 11:10
因为偷懒所以一直双声道输出的路过……
Delay用的也是ULTRAfunkfx这种便宜货只是单纯因为界面直观
通常改了bpm和响应频率选了两耳时间差就撒手不管的人←
另 delay参数乌鸦和aki的教程很给力的解释很多了
补个这个delay的频率也很给力的能改变很多效果
可以自行尝试纯高频delay的美妙电波效果
外加中高频+重度衰减+两耳1/2时间差 ←个人感觉比较适合驴心这种歌……
作者:
とあるAzige
时间:
2010/10/16 11:44
回复
7#
queencie
其实效果器的介绍那部分本人纯属挖坑等人填= =
作者:
紫凌碧影`
时间:
2010/10/19 20:50
……(看晕了……= =+)表示此人的AD出问题了……TAT
作者:
forjaes
时间:
2010/11/17 00:54
本帖最后由 forjaes 于 2010-11-17 00:56 编辑
其实我一句没看懂,不过一句句研究应该总会有懂的那一天【么?】
你们想对用集成声卡的我说点什么吗
作者:
鏡音铃
时间:
2010/11/21 12:21
高深难懂的东西啊……算了……放弃
作者:
rubino666
时间:
2010/11/21 13:25
为了GUMI那个坑跑来研习……阿梓哥真是太飒爽了,一下子豁然了!豁然了!
作者:
V音【Miku】
时间:
2010/11/22 18:30
A君啊~找你这帖子真花了不少时间,新作需要- -,记得最开始主题是写的Randomize什么的,结果果断在技术区翻了一个小时的帖子,从头翻到尾,从尾翻到头,从高阶技术版翻到旧资料版,居然就在这页,不知道是我记错了主题名还是你改过主题名,大概是我的错,有机会试试这个好用不了,学习学习,用到实战试试~
作者:
FaintGhost
时间:
2011/4/18 21:50
- - 好 好专业
作者:
szfzafa
时间:
2011/4/28 15:20
感觉要做音频处理 很多常识都还不具备 谢LZ
作者:
bbq123
时间:
2011/5/17 11:26
有点看不懂啊!不过慢慢研究总归能研究出点什么的
作者:
szfzafa
时间:
2011/10/3 17:39
同看不懂+1
声学理论基础不了解也没关系 LZ已经给我们总结出了结论和方法
还有就是弱问一下,AU配Waves效果器是如何设置的,LZ你的AU和Waves都是什么版本的呢?
欢迎光临 iVocaloid论坛 (http://bbs.ivocaloid.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