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caloid论坛

标题: v1的kaito的清音pa之类的送气不够如何解决? [打印本页]

作者: zhufya    时间: 2010/11/19 17:06     标题: v1的kaito的清音pa之类的送气不够如何解决?

v1的kaito的一些清音读音大多没有送气比如p k之类的,这样的话换成中文岂不是有些字就不能读了,比如怕,卡之类的。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作者: 柿子皮    时间: 2010/11/19 19:48

1. 开口吐字出辅音的那一点地方BRI挖一坑,NOISE做一山坡
2. 专门分一轨出来做清辅音,与原来的轨叠加
作者: 子夜    时间: 2010/11/19 20:00

noise和clearness拉高


pkt之類的可千萬別説他沒有送氣音……
當心他一個不爽給你斷足一個六十四分音符
作者: zhufya    时间: 2010/11/20 01:22

1. 开口吐字出辅音的那一点地方BRI挖一坑,NOISE做一山坡
2. 专门分一轨出来做清辅音,与原来的轨叠加 ...
柿子P 发表于 2010-11-19 19:48


多谢解答,话说山坡原来是从高降低的山坡啊,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从低到高的山坡。不管怎么样多谢指教了。
作者: zhufya    时间: 2010/11/20 01:22

noise和clearness拉高


pkt之類的可千萬別説他沒有送氣音……
當心他一個不爽給你斷足一個六十四分音符 ...
子夜 发表于 2010-11-19 20:00


也谢谢你。
作者: queencie    时间: 2010/11/20 01:36

输出wav后在该字的开头部分找突起点或者元辅音分界点(应该很好辨认),直接该部分放大10db也是一种补救方法……
作者: zhufya    时间: 2010/11/20 01:44

另外柿子p的方法让我想到了怎么拼凑出v这个音,当然这对于普通话没有用,对于上海话有用。因为浊音就是声带在清音声母发声时就开始出声遮盖影响声母发音从而才产生浊音的。于是v用清音f再加上另外一个轨的浊音声母b,比如一个轨是fa一个轨是ba,然后在fa的声母这里用bri挖个坑再降低noise,然后再在ba这里提高bri的值,实验结果虽然不是很理想。不过在心理暗示的情况和和正常的fa相比确实比较像va。
作者: forjaes    时间: 2010/11/23 06:03

本帖最后由 forjaes 于 2010-11-23 06:04 编辑

V可以用bi或者fe,调整下参数,后期了以后基本听不出来【表示这人受到根气P的启发】,尤其是BMP很快的曲子(不会形容)
作者: 柿子皮    时间: 2010/11/24 17:52

不懂上海话于是不知道你们讨论的V是哪个音?
作者: 子夜    时间: 2010/11/24 19:15

V……难道……就没有人直接打wi或者ゐ的么……我受打击了……
作者: zhufya    时间: 2010/11/24 20:44

不懂上海话于是不知道你们讨论的V是哪个音?
柿子P 发表于 2010-11-24 17:52

就是英語的v。
作者: zhufya    时间: 2010/11/24 20:44

V……难道……就没有人直接打wi或者ゐ的么……我受打击了……
子夜 发表于 2010-11-24 19:15

因為v讀音與wi不一樣,日語裡也沒有。
作者: 柿子皮    时间: 2010/11/25 00:04

本帖最后由 柿子皮 于 2010-11-25 00:07 编辑

中文“V”音,我是直接打wi 然后res1f50 res2f55的……
如果你需要V开口前有咬唇感的话就复杂了……
作者: zhufya    时间: 2010/11/25 18:33

本帖最后由 zhufya 于 2010-11-25 18:38 编辑
中文“V”音,我是直接打wi 然后res1f50 res2f55的……
如果你需要V开口前有咬唇感的话就复杂了…… ...
柿子皮 发表于 2010-11-25 00:04

就是要咬唇的,有va ve vo等等音的。
因此来说,英语ruka道理上是最好的。不过v2没有口型编辑器,很多读音总是要差一点。比如没有a,不能出u,等等。要是英语日语一起用,又感觉是两个人,并不是一种声音。当然上海话其实比起普通话来说,避开一些音之后,大概还是要像得多的。
作者: forjaes    时间: 2010/11/25 21:56

回复 10# 子夜


    用WI的话,貌似读不出来?
作者: 子夜    时间: 2010/11/25 22:26

回复 15# forjaes


    = =读得出




欢迎光临 iVocaloid论坛 (http://bbs.ivocaloid.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