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caloid论坛

标题: 后期——软件调音台(1) [打印本页]

作者: Axiom.Latis    时间: 2011/5/14 19:35     标题: 后期——软件调音台(1)

本帖最后由 commando1945 于 2012/5/29 18:46 编辑

本文出自[英]Roey Izhaki著《混音指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关于这篇文章  其实是写给柿子的   是我当初欠她的
现在又有空了   赶紧把以前的坑补上   希望她和她家的柿饼子能原谅~
注意 打*号的会在下面补充说明!
同样 这篇文章也是汉化给那些热爱混音的童鞋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提出!

  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音乐产品生产、音频工程以及混音制作的手段。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并且每年都有大量更好的软件效果器问世,甚至是专业的混音师目前也开始使用软件进行混音。尽管我们在此应该讨论下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音频处理器软件,但是基于本书的篇幅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本着基于尊重所有主流工作站软件的原则,本书涉及的例子集中在steinberg公司的cubasemotu公司的digital performerapple公司的logicdigidesign公司的pro tools4个软件上。

  音频工作站软件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在“计算机内部”混音。这就是说,我们可以不需要其他的硬件设备而完成全部的混音工作(当然>**扬声器是必不可少的)。不过,音频音序器软件也可以与外部设备及调音台协同工作。音频音序器的软件调音台具有与硬件调音台相似的核心功能,如:音轨混合、信号处理及分配。对于信号分配而言,每一种音频音序器软件都提供了大量的内部母线,使用最为频繁的包括母线和辅助母线。在音频音序器领域中,这些不同性质的母线往往被简单的归纳为“母线”而不进行分类。所有音频音序器软件都具有信号处理器和效果器功能,他们或者与软件调音台结合在一起,或者可以以插件的方式动态的进行调用。而第三方插件的出现则使得用户的选择面更宽,也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不同的声音质量。音频音序器的所有处理都是在数字信号领域完成的,依靠计算机的cpu完成各种运算。相对来说音轨混合及信号分配所占用的系统资源比较少,而处理器和效果器所占用的系统资源会更大,因此cpu的速度将基本上决定在一个混音中我们能够同时使用多少个插件。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完全基于dsp拓展卡——无论是内部插卡形式还是外部独立单元形式——进行运算的插件,从而节省cpu资源。这类dsp处理系统最常见的包括digidesignTDM系统、universal audioUAD系统、T.C.ElectronicPowercore系统以及FoucusriteLiquid Mix系统。


  音频工作站软件能够与音频接口进行连接,并使用音频接口提供物理输入、输出。如果全部的混音工作都是在计算机内完成的,那么混音系统只需要具有一对立体声输出就可以了。由于我们经常在音频工作站软件中完成最终的混合输出(而不是通过模拟接口输出到录音机上录一次),因此这一对立体声输出经常只用来进行>**。


10.1 音轨和调音台通道条

  与基于调音台的硬件系统不同,音频音序器软件中的多轨界面和调音台界面是统一的——它们结合在一起完成同一功能。多轨界面通常就是软件的音序窗口或者是布局窗口、编辑窗口、工程窗口,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音轨和音频片段。当我们新建一条音轨的时候,它就会出现在音序窗口中,同时在调音台中也会出现一条新的调音台通道条(Mixer Strip。这一术语的改变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我们不使用通道,而使用音轨和调音台通道条进行讨论。(图10.1

02.jpg


10.1.1 音轨

音频工作站软件提供不多的集中音轨。经常用到的包括:


音频轨(Audio track——位于音序窗口中,指的是横向排列的音轨与他们中包含的音频片段(与硬盘上的音频文件相关联)


辅助轨(Aux track——主要用于音频信号编组和基于辅助输出的效果器发送。在音序窗口中,辅助轨中只显示自动控制数据。


总输出轨(Master track——最常见的形式是软件调音台的主立体声输出母线。在音序窗口中,总输出轨中只显示自动控制数据。


有两种音轨在混音中不常用到,但是也有可能出现:


MIDI轨(MIDI track——用来记录、编辑和输出MIDI信息。在混音中也用来自动控制外部设备,或者存储和恢复它们的状态和预制信息。还可以作为鼓采样替代的一部分使用。


乐器轨(Instrument track——载有MIDI数据的一种音轨,能够通过虚拟乐器被转换为音频。在软件调音台中,它们的样子和功能很像音频轨。在鼓替代采样中,乐器轨也可以与采样器结合在一起作为虚拟乐器使用。


当然,上述情况在不同软件上也有变化。例如,Logic软件具有辅助轨,同时提供类似的用于效果返回和音频信号编组的母线轨。而Cubase则将它的辅助轨分为效果通道和编组通道两种。



10.1.2 调音台通道条


01.jpg

  图10.2显示了不同音频工作站软件的调音台通道条设计,以及每一种调音台通道条上的各种模块。音频轨、辅助轨和乐器轨的外形很类似,相比之下总输出轨缺少了一些功能,而MIDI轨则差别更大。不管不同软件的调音台通道条界面如何变化,他们实际上提供相同的核心功能。软件调音台通道条与硬件调音台的通道模块非常相似——具有输入接口,信号通过设计精细的路径向下传递,最后被分配输出端口。图10.3显示了一个典型的调音台通道条简单的信号流程。由于音轨可以是单声道或者立体声的,因此调音台通道条也可以是完整的单声道或者立体声形式。不过,一个调音台通道条也可以是单声道输入,然后再信号传输过程中转变为立体声(通常是因为单声道输入-立体声输出的插件)。


03.jpg

  上图中的推子、哑音按钮和声像电位器已经不需要介绍了。独听功能很快我们将要谈到,而自动化控制和仪表功能本书中会用专门的章节来介绍。图中其他的模块为:


输入选择——决定将哪一个信号送入调音台通道条。可以在软件的母线或工作站的物理输入端口之间选择。但事实上,只有辅助通道条是真正按照这种方式工作的。音频通道条的输入通常是音序窗口的音频片段。当一个音频轨开始录音时,输入选择将决定录音的信号源;但是音频首先是按照文件的方式被存储下来,然后才输入调音台通道条的(因此任何已经加载的的信号都不可能被记录到硬盘上)。


输出选择——决定调音台通道条的输出指向哪一个物理输出端口或者软件的母线。有一些软件支持多种选择,因此同一个音轨可以输出给任意数量的下一级输入源。在某一些特殊的信号分配方式中,这种方法比较有用(如侧链控制)。通常,调音台通道条都是被分配给工作站的主物理立体声输出端口。


插入插槽——用于将插件按照信号通路加载到通道条上去,完成处理器的加载。但是,插入插槽也可以用于加载效果器,我们很快将发现谈到这个问题。通常的处理顺序是从上到下依次进行。


发送插槽——类似于传统的辅助输出,这些插槽能够使用推子前或者推子后的信号的拷贝送入母线,让我们能够同时控制发送量大小或者完全去除发送。每一个发送插槽都可以分配给不同的母线,并且每一个通道条上的发送插槽的设置可以不一样(比如两个通道条的第一个发送插槽可以选择为不同的母线)


10.1.3 独听*

音频工作站软件一般都提供破坏性本地独听功能。有一些例如CubasePro Tools还提供非破坏性的独听功能。一些软件具有让音轨保持独听安全的功能,另外一些软件则设计了专门的功能,可以自动地决定当一个音轨被独听以后,哪一些通道不应该被哑音。例如,在Logic中独听一个音轨就不会将它作为发送目标的母线哑音。



10.1.4控制编组*

  我们曾经说过控制编组,这是模拟调音台上的一种能够将具有电动马达的推子进行绑定的功能。音频工作站软件提供更为丰富的控制编组的功能。每一个音轨都可以被编入一个或者多个编组,通过编组对话框,我们可以设定需要绑定的音轨属性。这些属性可以包括哑音、电平、声像、发送量、自动化相关设置等。图10.4显示的是Logic中的控制编组功能。


04.jpg

  控制编组,或者说常说的术语编组(Grouping),在音频编辑中非常有用。但是,当工作进入混音阶段以后,控制编组可以说是有利有弊。一方面,利用编组控制功能,可以省去我们添加一条音频编组通道的麻烦。例如,如果我们同时使用了贝司的直接输入和贝司的话筒输入,我们通常会希望将二者绑定起来,而专门为此添加一个音频编组可能显得太繁琐;另一方面,控制编组的信号不能够进行统一处理。我们在控制编组中能够做到在音频编组中不能做到的事情其实相当少。也许控制编组最大的缺点也正是它实际上的优点所在——一些时候我们需要些音轨脱离编组,使得他们能够独立控制。某些工作站软件提供更为方便的设计,让我们能够暂时的解除编组或者对已编组的音轨进行独立控制。



图片附件: 01.jpg (2011/5/14 19:21, 225.92 KB) / 下载次数 18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g0MjF8NzRiYjljMmV8MTc1MzE5MDAwOHwwfDA%3D



图片附件: 03.jpg (2011/5/14 19:21, 72.74 KB) / 下载次数 20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g0MjJ8ZjNkNDc3ZDV8MTc1MzE5MDAwOHwwfDA%3D



图片附件: 04.jpg (2011/5/14 19:21, 114.26 KB) / 下载次数 19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g0MjN8ZGI4ZmFjZmF8MTc1MzE5MDAwOHwwfDA%3D



图片附件: 02.jpg (2011/5/14 19:23, 436.63 KB) / 下载次数 21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g0MzB8YjA3NGVjN2N8MTc1MzE5MDAwOHwwfDA%3D


作者: Axiom.Latis    时间: 2011/5/14 19:36

本帖最后由 Axiom.Latis 于 2012/5/29 18:39 编辑

*号补充说明:
控制编组:
控制编组看上去非常简单。我们首先将一系列通道编委一组,然后通过移动其中某一个推子来控制编组中其他通道的推子一起移动。对编组的某一个通道进行哑音(静音)或者独听,则其他通道也会自动哑音或者独听。有些调音台将上述功能成为绑定,同时还会对绑定中的通道划分主从关系——只有改变主通道,从通道才会跟着改变,而如果改变从通道,主通道的状态是不会变化的。

独听:
独听可以分为2种类型:破坏性独听和非破坏性独听。非破坏性独听可以在如下3者中选择其一:PFL、AFL/APL。

破坏性本地独听:
破坏性独听可以叫本地独听、破坏性本地独听、混缩独听或者SIP,就是solo in-place的简称。在破坏性本地独听下,当一个通道被独听的时候,所有其他通道都会被哑音。因此,只有被独听的某个通道或者是某些通道会被输出到总输出母线(仍然被>**)上进行混合。应当清楚的是,在这种类型下,通道的点评和声像信息都会被保留。
01.jpg

非破坏性独听:
02.jpg
在非破坏性独听模式下,没有任何通道被哑音。作为替换,被独听的通道信号会被分配给一条独听母线。在独听按钮被激活时,调音台会自动的将独听母线信号输出到>**上去,并临时将其他>**信号源(通常是总输出母线)哑音。因此,在这种独听模式下,调音台的混合输出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就是所有的通道仍旧会输出到总输出母线上并混合。PFL(推子前>**)、AFL(推子后>**)、APL(声像电位器后>**)这3种类型决定了独听信号是从通道信号的那个点取出,送入独听母线的。
03.jpg

译者:反正  对于混音而言 推荐使用破坏性独听=。=本文出自 混音指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图片附件: 01.jpg (2011/5/14 20:02, 68.04 KB) / 下载次数 19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g0MzF8MmI3ZTg5NTZ8MTc1MzE5MDAwOHwwfDA%3D



图片附件: 02.jpg (2011/5/14 20:08, 41.04 KB) / 下载次数 19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g0MzJ8NGI5MmE1YzR8MTc1MzE5MDAwOHwwfDA%3D



图片附件: 03.jpg (2011/5/14 20:08, 68.83 KB) / 下载次数 20
http://bbs.ivocaloi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g0MzN8ZGYwZmRiZGN8MTc1MzE5MDAwOHwwfDA%3D


作者: 'kex    时间: 2011/5/14 20:41

翻译辛苦~~学习中...
作者: Axiom.Latis    时间: 2011/5/14 20:50

回复 3# 'kex


    没事  这个系列要连载到很后面的=。=  一起进步吧
作者: twofish234    时间: 2011/5/26 12:17

辛苦了。。后期一直是个巨大的伤痛。。
作者: LUKAYUI    时间: 2011/5/27 12:58

努力學習一下!
作者: MGLouis    时间: 2011/5/27 22:02

后期真的很伤脑筋啊
作者: david10208    时间: 2011/6/5 21:54

呀好久没上来了……一上来就看到了超技术的技术文……混音无能啊……
话说CUBASE用惯了是很好用的~6也快出了~
作者: 逆さ睫P    时间: 2012/5/28 21:42

哎哟
这不是抄《混音指南》上的麽
作者: wangzi213546    时间: 2012/5/29 17:52

突然发现了A触的文章,,,观摩学习中




欢迎光临 iVocaloid论坛 (http://bbs.ivocaloid.com/) Powered by Discuz! X2